高校“同室操戈”屡现 社会压力之下心态失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复旦大学投毒案受害学生黄洋离世后,他宿舍楼对面的实验室公告栏里贴了如此字样的A4纸,这是贴纸人吴教授的愤怒和不解,也是国人的疑惑。4月19日下午,上海警方公布嫌疑人林某的作案动机为因生活琐事与黄某关系不合,心存不满,投毒伤害。结论一出,舆论哗然,微博上更是一度流行“感谢当年舍友不杀之恩”的调侃。www.scjtxx.com 成都航空职业学校
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实验室剧毒化学品管理等成为社会与媒体关注的焦点。近日,记者走访了江门的大学校园,采访了学校相关领导、化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心理老师以及学生,了解他们对此事件的认识。
学生:处理舍友关系要心胸豁达
五邑大学女生小林感慨地说:“我们很庆幸宿舍几人比较开朗,有话直说,有问题商量着解决,有抱怨也直接说出来,比如开个玩笑什么的,有错直接承认,下次改过来。隔壁也有宿舍关系处得不好的,看到这种情况就觉得挺庆幸的。”小林是法学专业的一名女生,她说:“研究了很多案例的杀人动机,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杀人的冲动仅是那么一瞬间产生的。被害人和嫌疑人都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现在一个死了,一个要被判刑,无论如何都觉得挺遗憾的。”
复旦投毒案嫌疑人林某投放在饮水机里面的有毒化学品很大可能源自实验室。记者近日就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情况采访了五邑大学相关人士。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的小李告诉记者,平时做实验的机会不多,接触到有毒化学品的机会也比较少,只会接触到硫酸、铝、水银等毒性浅的化学品,剧毒的化学品基本没接触过,这些药品老师都会严格控制。纺织服装学院的小梁也反映了同样的情况,他说:“一般课堂上的实验都是老师把药品带过来,数量一般都是足够的,其他需要用到化学药品的时候都要申请、登记,但实验后没有严格的药品检查,学生想带走的话,是很容易的。”他希望学校能够加强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对学生所用的药品以及数量有所监管。
实验室:尽量使用低毒甚至无毒药品
五邑大学化学实验室的相关管理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学校里面没有用到投毒事件中用到的有毒化学品。“该药品一般是研究生做相关课题的时候才会用到,本科生是很难接触到的,在我们实验室的化学品使用中,毒性很强的几乎没有,我们都是尽量选用无毒低毒的实验品。”
记者了解到,在五邑大学里面,本科生一般无法带走实验用的药品,学校需要加强管控的应该是针对研究生的实验药品管理,因为研究生用的药品一般由导师领取后自行管理和监控。
心理辅导师:评价标准单一是罪魁祸首
对于高校惨案,五邑大学心理辅导科老师付蓉表示,很多学生到了大学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简单看成是大学教育造成的,而是成长过程中就已经积累下来的,“一个问题孩子身上总会折射出父母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她认为,父母乃至整个社会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孩子的评价标准过于单一且功利化,主要集中在学习成绩上,相对容易忽视和容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其他问题和缺陷,这是导致惨剧发生的症结所在。“孩子的宽容能力、分享快乐和承受挫折的能力都是需要家长和老师从小就进行培养和重视的,忽视这些能力的培养,整个人的心理就容易发生扭曲。”
付蓉介绍,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理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种能力的培养都有一个窗口期。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特点的发展任务,完成了每个阶段上的任务就能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完成得不好就会形成消极的心理品质。“所以说如果成长过程中,错失了窗口期,到了大学才来进行矫正会非常困难,花费更大的精力,这个过程里面学生也会很痛苦。”
学校领导:社会压力是“凶手”研究生心理教育是薄弱环节
对于学校的心理教育问题,五邑大学学生处处长董超俊认为,学校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该开的课都开了”。记者了解到,学校在入学时都会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建立心理档案。出现此类校园惨剧,董超俊认为与社会处于转型期的大环境分不开,“目前的大学生已经不再是天之骄子,据我了解,现在有些农民工可以赚四五千一个月,而本科大学毕业生刚进入社会可能就只能拿两千块左右,而且学得好不一定能确保找到好工作。在这样的激烈和复杂的社会竞争中,大学生担负了很大的社会压力。”
尽管如此,董超俊认为不能因为这些不愉快的个案而否定这一代大学生,“我觉得这一代人的抗挫折能力比我这一代要明显增强,60后和70后可能考上大学就意味着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相对安稳,但是现在的年轻人要面对更严峻的挑战。”同时,董超俊认为,目前大学对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确实关注不够,“这是全国很多高校的普遍问题,一般认为研究生已经是成年人,没有过分关注,但实质上他们可能很多要承担自己生活和求学费用,谈恋爱、找工作、做项目和发论文等各方面压力,所以高校和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关怀。”